不拉粑粑怎么办,不要拉屎怎么办( 二 )


2.大肠病变 如过敏性结肠炎、大肠憩室炎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、运动失常 , 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便秘 。
3.药物影响 服用碳酸钙、氢氧化铝、阿托品、普鲁本辛、吗啡、苯乙哌定、碳酸铋等 , 及铅、砷、汞、磷等金属中毒都可引起便秘 。
长期滥用泻药 , 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 , 即使肠内有足量粪便 , 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 , 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 。
4.精神因素 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、惊恐、情绪紧张、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会使便意消失 , 形成便秘 。
另外还有神经系统障碍、内分泌紊乱、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。
(三)中医对便秘的认识
中医认为 , 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、气机郁滞、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。
1.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 , 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;热病之后 , 余热留恋肠胃 , 耗伤津液;或湿热下注大肠 , 使肠道燥热 , 伤津而便秘 , 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。
2.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、忧愁思虑、久坐少动、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 ,
致使大肠传导失职、糟粕内停 , 而成秘结 , 即所谓“气内滞而物不行” 。 粪便不结燥 , 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 , 所以又称为气秘 。
3.津液不足 久病、产后、老年体衰、气血两虚;脾胃内伤、饮水量少 , 化源不足 , 病中过于发汗、泻下伤阴等 。 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 , 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 , 使肠道干槁 , 便行艰涩 , 所以称为虚秘 。
4.脾肾虚寒 年高久病 , 肾阳虚损 , 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;或素有脾阳不足 , 又受寒冷攻伐 , 而致脾肾阳衰 , 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 , 肠道传送无力 , 大便艰难 , 称为冷秘 。

二、便秘预防
(一)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构成的 , 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简单易行的方法 。 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 , 只有足够的量 , 才足以刺激肠蠕动 , 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 。 特别是早饭要吃饱 。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 , 主食不要太精过细 , 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 , 因为粗粮、杂粮消化后残渣多 , 可以增加对肠管的刺激量 , 利于大便运行 。 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, 因为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-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 。 可多食青菜、韭菜、芹菜、蕃芋等 。 因为纤维索不易被消化吸收 , 残渣量多 , 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 , 提高肠管内压力 , 增加肠蠕动 , 有利于排便 。 还有就是要多喝水 , 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 , 因出汗多 , 呼吸量大 , 水分消耗多 , 肠管内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 , 所以要预防大便干燥就得多喝水 。 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 。 足量饮水 , 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 。 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 , 如核桃仁、花生米、芝麻、菜籽油、花生油等 , 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。
(二)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
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 , 大便也不例外 , 到一定的时间就要排便 , 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 , 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 , 可使排便反射减弱 , 引起便秘 , 所以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 。 对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 , 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 , 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 。
(三)积极锻炼身体
活动、活动 , 大便自通 。 散步、跑步 , 作深呼吸运动、练气功、打太极拳 , 转腰抬腿、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、食欲增加 , 膈肌、腹肌、肛门肌得到锻炼;提高排便动力 , 预防便秘 。 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便秘 , 而懒于活动 , 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较多 , 说明了这个道理 。

推荐阅读